当大家在国内为星巴克猫爪杯抢得头破血流的时候,你知道美国人正在疯抢啥吗?喏~就是介个,“大白兔冰淇淋”↓↓
首先,整个冰淇淋走的都是怀旧风,甜筒的包装纸直接用了大白兔糖纸。为了保证小时候吃奶糖般的原装滋味,每个冰淇淋球里约有1.3个大白兔奶糖。
一开始,这家冰淇淋店还在社交媒体上抖了个“机灵”,表示:我们已经帮你把烦人的米纸剥掉了。
“那层米纸才是灵魂啊!”
我可以买下你剥下来的所有米纸吗?
吓得冰淇淋店立马回复:米纸没办法和冰淇淋放在一起,它会融化。
店家表示,当时还有很多其它冰淇淋店打电话过来,说希望能“分一杯羹”,但最大的麻烦是,当地的原料大白兔奶糖都被抢光了……
一部分网友则化身为柠檬精,纷纷留言表示:为什么国内没有?饿着我们?
终于,大白兔出品方冠生园方面出面澄清,并未与相关方面展开过合作,对方涉嫌侵权。针对网友要吃正宗大白兔奶糖冰淇淋的呼声,冠生园也卖了个关子:不要急,真的正在考虑了……
作为国内的老字号品牌,大白兔这几年也在努力求变,推陈出新,“巨白兔”“mini巨白兔”“大白兔奶瓶装”“大白兔100冰激淋风味奶糖”“大白兔上海伴手礼”……每一样都老少通吃!
除了在吃的方面下功夫,大白兔也在拼命跨界。
这款造型与味道都充满了“回忆杀”的产品,上线当天就创造了“2秒售罄”的传说。
2014年,大白兔筹备完成了一项创举,投资拍摄了青春偶像剧《红色青橄榄》,主题曲叫做《你是我的糖》(又名爱在大白兔);
2016年,大白兔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跨界合作,推出国宝级文物“四羊方尊”的文创糖果礼盒;
2019年是大白兔的60岁生日,上海在2月份举办了“大白兔60周年展”。展览上,一大波新产品登场,大白兔帆布袋、巨型抱枕、冰箱贴……
同时,这只“兔子”意识到,自己不再可能只靠单一的产品重现往日辉煌,也开始尝试“变脸”,试图从各个方面参与我们的生活。
别看这只兔子现在这么亲民,实际上,大白兔奶糖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是国产奢侈品。
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来自1943年上海的“爱皮西糖果厂”。当时,糖果厂的商人尝过英国的牛奶糖之后,认为味道不错,用了半年时间便仿制出自家品牌的国产奶糖,命名为“ABC米老鼠糖”。
虽然大白兔已经成为本土奶糖,但价格仍然是普通民众很难消费得起的。在老上海人眼里,大白兔奶糖毫无疑问是拿得出手的牌面,如果逢年过节不备着点大白兔奶糖,就好像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一样。
△上世纪70年代大白兔奶糖的海报。
就连外国领导人来访,招待他们也少不了几块大白兔奶糖。
就这样,大白兔奶糖凭借“国礼”的身份,奠定了自己国产糖果第一的地位!
可以说,上世纪70年代,大白兔奶糖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面前,担起了中国农副产品的门面。
2004年,大白兔奶糖销售额达6亿元人民币。之后每年以双位百分比递增,并向外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,包括美国、欧洲、新加坡等。
你在酒吧喝洋啤,“青岛”悄悄出了国
两年前,“老干妈冲出国门”的话题可是着实红火了一阵。在Amazon网站上,老干妈的评分高达四星半,而且售价高达11美元(约合人民币73元)。但不管多贵,也挡不住吃货的热情。
自打老干妈成了“网红”,老外对中国美食的兴趣一下子爆发了出来,从煎饼、小笼包到炒面、川菜……其中翘楚必须是可以卖到十几美元的卫龙辣条。前几年,“热情的中国人向外国朋友推荐辣条”这一行为一度成为微博热搜。
苹果在中国可以说是绝对的“街机王”。但你肯定想不到,据说在全球,每2个人就有1人使用中国品牌手机。
马应龙痔疮膏在Amazon上的评价有4星,可怕的是,有1000多条评论……都是老外在述说马应龙的神奇。
去年冬天,纽约兴起了一款国产羽绒服“欧绒莱”。在Amazon上线以来,这款羽绒服的销量一直保持着同类服饰中的冠军纪录。对于纽约人来说,如果不认识这款“亚马逊外套”,就相当于在中国不认识加拿大鹅。
不论是“亚马逊外套”的走红,还是小米、华为能够全面打开国外市场,都源自它们不断推陈出新、为世界注入新鲜元素的经营之道。伴随民族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步伐加快,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跃上国际舞台,从产品质量到国际眼光,推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。
天就要热起来了
大白兔,你的冰淇淋抓紧点吧!